南都詞典
  流花地區:
  按廣州市府辦公廳(1988)107號文規定,指以廣州火車站為中心,包括越秀區、荔灣區、白雲區的接壤地區,面積約4平方公里。其中火車站廣場地區是指以廣場為中心,東起草暖公園,西至省汽車總站,南至人民北路廣東藝術中心,面積約1平方公里。
  30米臺階
  所謂30米臺階,指的是火車站候車樓往前延伸30米的一塊地方,一直以來類似於鐵路部門與地方的“三八線”。1993年8月,有關部門將這一區域與廣場隔離作為緩衝地帶,區域內劃分4個管理區,包括行包房和酒樓門前管理區、有票旅客等候進站區、旅客購票區、旅客出站區。各管理區之間以1.5米高的護欄相隔。這一塊被鐵欄桿圍起的地區,卻是火車站廣場最混亂之地,經常在光天化日之下發生搶劫、拎包、打架、鬥毆。究其主要原因,在於這一區域的所屬單位或地區之間的管理工作並不協調,各部門都抱著“各掃門前雪”的心理。2000年5月這些欄桿被拆除。
  1974年4月10日,廣州火車站建成投入使用;5年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南粵腹地,廣州火車站成為“民工潮”涌入廣東的閘門;之後多年,火車站廣場地區成為複雜的生態場,各色人群包括不法分子生存於此,但由於牽涉各部門利益、管理體制、火車站設計等原因,“臟、亂、差”現象久治不愈,成為流花地區揮之不去的陰影。其間,省市多位領導視察火車站,各部門多次發起“整治風暴”,更有時任省委書記李長春批示“重典治亂”,到2005年,廣州火車站地區的治安情況逐漸好轉,此後刑事犯罪率逐年下降,去年至7月26日,火車站廣場實現146天刑事零發案。歷經30多年整治,廣州火車站這塊廣州治安史上曾經的傷疤,已漸漸愈合。
  1977-1987年:
  荒涼之地沸騰起來了
  1977年的廣州火車站地區,在當時的越秀區交通中隊民警李傑才眼中,可用“荒涼”兩字形容,那時西廣場附近還有一片墳地,流花地區車流和人流都少。
  走私貨進來了 偷扒搶多了
  1979年是廣州火車站的轉折點:廣九直通車開通,廣州火車站作為窗口,大量人員流動從這時開始形成;與此同時,走私貨開始進入內地,火車站成為其集散地,眼鏡、尼龍襪、手錶、T恤等物品,都集中在火車站及周邊地區兜售,隨之帶來的是偷扒搶、交通擁堵等問題。
  上世紀80年代初,火車站廣場地區治安進入混亂期,炒買炒賣猖獗,偷、扒、搶、詐騙活躍,亂擺亂賣泛濫成災,盲流、乞丐日益增多。1980年8月11日,《羊城晚報》頭版刊登《令人搖頭的“廣州櫥窗”》文章,報道廣州火車站廣場的治安、交通秩序和市容衛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已達到了非整頓不可的地步。
  “潮汕幫”炒票“廣州幫”拉客
  根據廣州警方的統計數據,1982年至1987年間,流花地區日人流量還在10萬人以下,火車站廣場的功能仍以疏散旅客為主。這時期流竄犯罪活動變得猖獗,盜竊案最突出,乘人不備偷走行李袋、手提包現象最多。整治工作重點就是打擊炒賣販私、強買強賣和炒賣車票活動,清理取締非法營運、亂擺亂賣,收容盲流乞討人員。
  根據媒體報道,潮汕人最先來到火車站周邊,他們先是租用火車站周邊地區的檔口,經營小本生意,集聚一些資本後,就開始炒票。面對其他黃牛的競爭,這些老鄉聚合在一起,形成了“潮汕幫”。
  隨著流動人口數量增加,當時每天有數百名拉客仔在火車站地區遊蕩,這個群體基本上是廣州人,又以白雲區的居多,自發形成“廣州幫”,爭搶拉客生意。
  1988-1999年:混亂時期“群魔亂舞”
  1987年,曾志堅進入流花地區公安分局,至今仍在火車站廣場派出所任職。彼時,大量外來人員涌入廣東,加上火車站周圍酒店增多、大型服裝、鞋類批發市場初具規模,人流高度密集,早已是“超飽和”狀態,不法分子下手的機會同樣增多。
  露宿誘發犯罪 炒票幫派爭霸
  根據1990年8月15日流花分局會同流花地區管委會辦公室的24小時調查,流花地區的社會治安狀況很不樂觀,主要是:
  露宿問題已成為誘發犯罪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僅1990年8月16日凌晨1時,在中西廣場之間僅1000平方米的綠化分隔帶露宿了800多名外來人員,其中等待招雇的民工480人、候車旅客160人、盲流乞丐100人、伺機作案的嫌疑人員40多人。據當晚受理刑事案件登記,僅中西廣場綠化分隔帶就有9名露宿人員被偷扒錢財。
  非法兌換外幣、亂擺賣等社會問題已形成“氣候”。例如非法兌換外幣,經常發生欺詐、搶騙的涉外案件。
  倒賣火車票、強討強要、兜售假票證、盜竊等治安問題大幅度上升。炒票的黃牛除了農民以外,還包括了在校大學生、幹部和工程師。當時往返北京、上海的車票可炒至四五百元,高出原價十幾倍。1992年以後,炒賣現象日趨嚴重,黃牛形成了多個幫派、團夥,在火車站廣場和售票大廳各霸一方,其中“潮汕幫”、“東北幫”、“湖南幫”之間為搶地盤摩擦不斷,之後“潮汕幫”在爭搶中失去地盤,轉而兜售假髮票。
  一廁人多釀踩踏慘劇 分區管理加劇混亂
  曾志堅趕上了這最亂的時期。1991年春節,火車站廣場西面的女廁所發生踩踏事件,一名女性不幸身亡。“那時候很多貨運車都改裝成南下的列車,車上設施簡陋,女同志就只能憋著等到下車。當時火車站只有西廣場一個女廁所,春運期間每天都排長隊。人實在太多了,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釀成踩踏事件。”
  1993年8月16日起,火車站廣場開始實施分四區管理的制度,各管理區之間以1.5米高的護欄相隔,包括行包房和酒樓門前管理區、票旅客等候進站區、旅客購票區、旅客出站區。被鐵欄桿圍起的各個區,成了火車站廣場最混亂的地方,光天化日之下時常發生搶劫、偷竊、打架、鬥毆等惡性案件。2000年5月,有關方面將這些鐵欄桿徹底拆除。
  1994年10月12日,為徹底解決火車站地區的混亂狀況,廣州警備區、流花公安分局和廣鐵公安處成立廣州火車站軍警聯合指揮部,對流花地區秩序進行統一整治。
  出租屋做落腳點 犯罪團夥拐賣婦女
  1994年以後,流花地區治安形勢惡化,在火車站廣場一帶作案的犯罪分子以周邊地區出租屋為落腳點。
  警方資料顯示,1990年至1991年,租住在白雲區的肖偉及其犯罪團夥共28名成員瘋狂從事拐賣婦女的營生。短短兩年內,肖偉犯罪團夥共拐賣婦女71人。其中吉林人王某,專門在廣州火車站一帶尋找外地來穗的年輕女子,數月內有8名外地女子被其帶到珠海強迫賣淫。
  在往後的幾年,廣州火車站常有這樣的犯罪團夥存在。
  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措施。當年,市法制部門曾專門派工作人員到流花分局駐點辦公。警方抓到嫌疑人後,只要證據確鑿,嫌疑人自己認罪,法制部門馬上就可以批“勞教兩三年”。“嫌疑人上午還在外面作案,晚上就被判勞教三年了。那是非常時期非常政策,人抓回來之後我們就直接用車送到勞教場。”曾志堅回憶道,那時他抓到嫌疑人時常聽到這樣的回答,“老鄉帶到珠三角也找不到工作,我準備回家,錢又沒了,肚子餓,我不去偷搶怎麼辦?”
  拉客團夥爭地盤 周廣龍混成了“大哥”
  從1994年起,加入拉客團夥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了“湖南幫”、“四川幫”等多個小幫派。爭地盤的過程中,“東北幫”逐漸控制了廣州火車站的拉客市場,來自黑龍江省雞西市的周廣龍逐漸成為了野雞車市場的“大哥”。起初,周廣龍在火車站及其周邊地區依靠替旅客運送大件箱包為生。1990年後,他組織自己的勢力,與“湖南幫”、“四川幫”等小團夥幫派爭奪地盤。1994年11月,廣州市政府作出禁止在流花地區非法拉客的決定,但周廣龍仍繼續從事非法營生。至2000年落網,周廣龍案被稱為“廣州頭號黑社會案”。
  政府對流花地區整治的決心不可謂不大。1995年2月11日,時任廣州市市長黎子流視察時說:“對違反有關法規的人,不管後臺是誰,都要依法處理。”1996年4月26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謝非視察流花地區時問:“火車站廣場的治安現在怎麼樣了?”1998年11月18日,流花分局成立三個整治隊,對流花地區進行分片包乾整治。
  2000-2006年:全面出動重典治亂
  “沒辦法搞,去了那地方,不知從哪裡入手。睜著眼睛看,到處都是擺攤的……那種全民經商的狀態,拉客的,詐騙的,換假幣的,反正火車站是無奇不有。”
  李長春批示重典治亂 兩年出動人力上萬
  上世紀90年代末期,廣州火車站地區成為全國聞名的治安黑點。有關部門多次強調,流花地區之所以難整治,重要原因是各地區、各部門之間條塊分割、政出多門,各方面的力量、利益難以協調。
  整治的辦法想了很多,收效卻總是短暫的。1997年3月從天河空降到流花分局擔任副局長、局長的李傑才(在流花分局和越秀分局合併後擔任越秀分局局長)介紹說,每屆的省委書記、市委書記上臺後,露面的第一站肯定是去火車站,包括省公安廳廳長、市公安局局長,都是以流花地區整治作為工作重點。“亂到什麼程度?市公安局也常年抽調各機關科室民警,參與火車站地區的巡邏和整治。”
  2000年2月17日,《南方日報》刊登《茫茫人海見毒瘤———發生在廣州火車站廣場和周邊地區觸目驚心的一幕》報道,14張照片呈現了出廣州火車站廣場及周邊地區吸、販毒活動猖獗的現象,引起巨大反響。8天之後,廣東省公安廳、廣州市公安局採取聯合行動,對廣州火車站廣場及其周邊地區的吸毒、販毒活動進行了清查和打擊。
  2000年4月下旬,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三次微服探訪廣州火車站地區,針對廣州火車站存在的有關問題作出專門批示,提出“重典治亂”的方針。5月25日,一個徹底整治廣州火車站地區的實施方案在廣州市市長辦公會議上敲定。這一整治方案涉及公安、交通、市政、人防、工商、環衛等部門和鐵路、部隊及越秀、荔灣、白雲三個區政府,包括治安情況根本扭轉、人車流疏導、站外廣場和候車大廳的改造和完善服務等7個方面。
  此後,在長達一兩年的整治中,省委、政府、部隊、武警、公安、鐵路出動了上萬人次,展開了火車站史無前例的整治。
  各類犯罪死灰復燃 區劃調整再掀整治風暴
  2000年實施“重典治亂”之後,火車站地區治安形勢從幾大幫派橫行演變為“背包黨”一家獨大,仍然沒有甩掉治安黑點的帽子,過往旅客無不對廣州火車站複雜的治安形勢談虎色變。
  進入2003年之後,廣州火車站地區治安形勢再度惡化,詐騙、搶劫、炒票、黑公話宰客等現象死灰復燃。當年,網上流傳著一份《廣州火車站生存手冊》,上面寫著:“成功走出廣州火車站,標志著你可以闖盪江湖了。”
  2005年,廣州行政區劃大調整,將原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白雲區的礦泉街道,天河區的登峰街道等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一場“整治風暴”隨之席卷了流花地區。
  2006年4月,在原有流花所、礦泉所、登峰所的基礎上,越秀分局新增廣州火車站廣場派出所、站南派出所。大流花地區的五個派出所,在編警察人數達到400多人,保安員同樣為400多人,實行治安網格化巡邏,把絕大部分警力和保安員放到路面進行巡邏防控。
  在火車站廣場,警方推出了“治安網格化管理”制度,同時整個火車站廣場也保持常年24小時“重兵壓境”的管理態勢,每天至少安排60名警察和保安不間斷巡邏防控。
  這塊廣州臉上曾經的傷疤,在多場“整治風暴”的“醫治”下慢慢愈合。
  2008年罕見冰災,可謂是廣州火車站地區治安得到根本性好轉的一個標誌。廣州火車站周邊地區2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的滯留旅客高達26萬人,而最終並沒有發生大的刑事案件。
  “火車站地區是在發展過程中率先遇到發展的問題,人們對那個地方關註度也高。我們或許應該把它看做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而不是某一方的不作為,錯作為。它是我們時代的一個縮影。”對於廣州火車站地區近30年由亂而治的過程,一位老警察如是說。
  AⅡ15-17版 採寫:南都記者 謝亮輝 熊薇 實習生 廖暉劍 通訊員 陳立雄 施桂鴻  (原標題:廣場小江湖 亂戰30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o05aovry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